四年前,他别离家乡,独自坐上东去的列车,窗外的景色枯燥到只是一闪而过。转动的车轮声响和各异的口音在车厢里交相辉映。背包里有本书,就是王力的《诗词格律》,翻看过一遍后索性也就写了一首。“漫寻诗意词难赋。离索天涯句便工。客舍异乡思旧梦,池塘春草念成空。”现今读来,仍饶有兴味。
到长春的那天,太阳是如此的炽热而又刺眼,出了长春站的南口,在一所陌生的城市里感到茫然。不知道该往东还是往西。不知公交还是轻轨地铁线路的他打了一辆出租车,说“师傅,把我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。”他也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司机师傅抽的卷烟,轻车熟路的穿插在这所城市的小巷中。当他张开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是一口地方方言,交流变成了困难。他开始用着笨拙的腔调去说着普通话。望着低矮的住房散布在城市的角落,冰冷的空气吹来与太阳的刺眼让他感觉到强烈地不适。到了南关区新城大街的时候,巨大的人行天桥横亘在这里,蓝底白字写着“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天桥”。
提着行李下了车,有学长学姐来接,帮忙报道领被褥领军训服。他第一次见到辅导员和文学院的老师,感到陌生而又新鲜。一想到就要在这里学习生活四年,他的心里就有着某种期待。拿着现金交报名费保险费住宿费,还要办理校园卡。这么多的收费条目,一切也都有条不紊。也有学长在做兼职,想让新来的学生帮他完成任务。当听到耳边传来“我做个兼职容易吗我”这样的话语,不由得感到一丝丝同情。
这个人就是我,在长春上了四年学,当这一切走进尾声的时候,来一个回眸,来一个告别,还是会有不舍,还是会有情结在心间。如果说我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的,那就是我是带着假期兼职两个月的工资来上的学。尘归尘土归土,当这一切尘埃落定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。这是分别,既非分别,是名分别。成熟恰恰就是理解了什么是离别。
在大观园这个相对的空间里我们看到贾宝玉衔玉而生、林黛玉进了贾府,一应人物各色登场。在这里上演着金陵十二钗的悲欢离合,唱着红楼一梦的慨叹。大学生活也是这样,大家因为缘起而相聚,在人文学院这个相对的时空里,上演着生活的一幕幕。转眼各奔东西,忘不了和同学去吃饭时把啤酒倒在火锅里,大家说很好吃,然后倒了三瓶啤酒煮火锅。忘不了二十块钱买的舍友的正装,三十块钱买的舍友的皮鞋。忘不了我军训时不是踩鞋就是打手,总被拉出去单训。同样也忘不了有人失恋有人恩爱的各种姿态……
当看到沉迷游戏成为普遍的时候,基本不玩的我成为了群体中的另类。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。学着汉语言文学专业,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读书、思考、参加文学活动。组建起学校的诗歌社团、大学生记者团,同时也和吉林省的高校文学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。自己在19年底,可以说是临毕业前在学校办了一场大型的高校大学生诗歌朗诵大赛,邀请到了校长致辞,来了许多省内外文艺界的领导嘉宾。
时间是那么匆匆,每一天都仿佛是现场直播。参加过吉林省的作家培训班,在大四那年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。文学的梦想在心底生根发芽并且追逐着,一步步地向前迈进着。视路遥为文学的偶像,期间写的发表了很多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札记。记得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第一次见到格非、李陀、陈晓明这些文学界的大咖的时候,内心里除了欣喜和激动,还感觉到是如此地接近文学的现场,感觉自己也成了文学史的一部分。
那一年独自来到这所城市,那一月忽冷忽热学会了适应,那一天交上了一张为期四年的约定。而今走进尾声承载了太多欢声笑语和不舍情结。没有什么放不下的,应该高兴,应该喜悦。自己成长为他们学习的模样,成为校园新面孔所艳羡的。望着来路,热血倾洒的地方,看着来来往往的身影——眼里常含泪水!
作者简介:何凯凯,90后,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,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《作品》特约评论员、《作家周刊》特约评论员。曾在鲁迅文学院吉林省中青年作家班学习。作品见于《文艺报》《文汇报》《中国研究生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《中国青年作家报》等报刊杂志及新媒体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