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新闻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我院承办的学校第二十届“四月书海”阅读推广活动——“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”中华经典诗词讲解大赛圆满落幕

发布日期:2025-04-23 作者: 点击:
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实施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服务教育强国、文化强国建设,加大国家通用文字推广力度,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,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,4月23日,由校团委、图书馆主办,文学院承办的学校第二十届“四月书海”阅读推广活动——“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”中华经典诗词讲解大赛在西校区二号教学楼205室落下帷幕。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,共收到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89篇参赛作品,经过评委组严格评审,最终遴选出13个学院的优秀选手进入决赛。大赛严格遵循教育部推荐篇目要求,参赛作品涵盖唐宋诗词、红色经典及近现代名篇三大类别,决赛现场选手们同台竞技,共同诠释中华经典诗词的永恒魅力。

 文学院特邀周奇文教授、张宝林教授、衣淑艳教授担任评委,文学院团委书记兼2024级辅导员齐天宇出席本次活动,共同见证选手们的精彩表现。

 在唐宋经典诗词的华美篇章中,社会福祉学院崔瑛琦以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唤起了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的深情记忆;音乐舞蹈学院姚宁通过李商隐的《锦瑟》映射出“此情可待成追忆”的幽远情思;儿童福祉学院范久岩的《春望》以“烽火连三月”之句,深刻勾勒出杜甫的家国忧思;美术与设计学院王一阳则凭借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展现了苏轼对赤壁古战场的雄浑想象与豪放情怀;国际学院周一帆在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,描绘了浔阳江头的凄美与天涯沦落之悲;商学院吴欣萌的《拟行路难》则彰显了鲍照的魏晋风骨;文学院刘晔以翁卷《乡村四月》中的“子规声里雨如烟”,细腻描绘了江南春色的清新画卷;机电工程学院齐琪则通过苏轼的《赤壁赋》,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壮阔与历史的深邃;法学院汤琪在李清照的《武陵春·风住尘香花已尽》中,细腻解读了乱世中的无尽忧愁。

步入经典雅韵的静谧天地,护理福祉学院武雨桐以陶渊明的《饮酒·其五》,传达了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隐逸情怀。健康福祉学院孙子艺通过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,传递出回归自然的淡泊心境。计算机学院王熙燃在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中,生动诠释了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洁品质。选手们或激昂澎湃,或温婉细腻,以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诗词盛宴。

红色经典诗词的演绎同样震撼人心。传媒学院李金龙以《七律·长征》开篇,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豪迈诗句瞬间点燃全场。他生动解读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”的壮阔意境,展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精神。最后以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的昂扬诗句作结,激励青年传承红色基因。

周奇文教授在点评中指出:“本次参赛选手整体表现优异,讲解风格各具特色。部分选手在情感表达上把握得当,能够将诗词意境与个人理解有机结合,展现了良好的文学素养。但部分选手存在语速过快、过度引申的问题。理想的诗词讲解应当紧扣文本,以精准的语言解析字词内涵、意象组合和情感脉络,避免过多游离于诗词之外的联想。建议未来参赛者选择篇幅适中的作品,控制背景介绍的时长,把更多精力放在诗词本体的深度解读上。” 周教授鞭辟入里的点评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,为今后的诗词研习与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。

经过激烈角逐,比赛结果如下:  

一等奖:

文学院刘晔、

音乐舞蹈学院姚宁

二等奖:

社会福祉学院崔瑛琦、

健康福祉学院孙子艺、

传媒学院李金龙、

美术与设计学院王一阳、

国际学院周一帆

  

三等奖:

商学院吴欣萌、

机电工程学院齐琪、

儿童福祉学院范久岩、

护理福祉学院武雨桐、

计算机学院王熙燃、

法学院汤琪

作为“四月书海”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次诗词讲解大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。未来,文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,以“四月书海”品牌活动为平台,持续推动经典诵读、诗词鉴赏等传统文化活动深入开展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、丰富活动内涵,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审稿人:齐天宇